申报成都市2023年科普活动资助的条件、奖补标准,请各企业单位关注以下内容,希望您的企业更好的发展。小编现将本政策的支持方向和申报条件、程序总结如下,希望对你的申报工作有所帮助。如有申报意向或了解更多申报内容可以微信扫码或电话(18715034835)咨询:
一、资助对象
在有效期内的成都市科普基地。
二、资助标准
根据2021年科普活动开展情况经综合评价,对申报且符合科普活动资助条件的申报单位采用“后补助”的方式给予不超过20万元科技经费资助。
三、申报要求
1.已获得成都市科普基地命名满一年以上;
2.积极开展重大科普活动。主要包括参加科技活动周、科普月、科普日、科普讲解大赛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科普活动或运用多种传播载体,开展科学传播;
3.科普活动管理规范。按要求及时向科普基地管理机构报送科普工作计划、科普活动开展情况、科普资讯、科普工作总结等,积极组织、参加科普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4.有稳定的科普活动经费。将科普经费列入单位年度预算,保证科普活动正常开展;
5.做好科普活动宣传。利用在街道(社区)、周边道路设置明显引导标识以及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发布对外开放信息及推介科普活动等;
6.主动向公众开放,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特色科普活动,成效显著:
(1)场馆和非场馆类科普基地
科技馆、博物馆、动(植)园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科普基地,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50天,接待参观人数不少于10万人次;采用预约方式接待公众的科普基地,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80天,接待参观团队不少于50个,或人数不少于10000人次;收费的科普基地应对青少年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每年组织开展科普进学校、进企业、进街道(社区)开展讲座、论坛、科普展示体验等互动活动不少于12次;参加科技活动周、科普讲解大赛及科普月、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科普活动不少于6次。非场馆类科普基地每年举办科普活动不少于2场,参与人数在10000人次及以上。
(2)蓉城社区创新屋
每年面向社区公众开放不少于200天,接待人数不低于2000人次。依托“创新屋”科普资源,围绕社区特色,突出创新创业,经常性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举办科普参观、动手体验等面向社区公众的科普活动不少于12次。
四、申报材料
提示:申报材料中不得出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能公开的内容,涉及内容应不涉密。
1.成都市科普基地活动资助申报书;
2.附件材料:
(1)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等;
(2)科技活动周、科普月、科普日、科普讲解大赛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总结(附活动简报、图片、签到表等材料);
(3)制作的科普产品(列表并附相关图片、宣传资料等);
(4)增加的科普资源名称、数量及介绍(列表并附简介及图片);
(5)收费的科普基地对外公布的门票优惠文件和政策复印件;
(6)非场馆类科普基地开展科学传播的载体及年度发布科普资讯的数量和点击率或观看率等(列表并附相关的截图);
(7)年度面向公众开放接待情况有关统计表格或证明材料。上述材料提供时间区间为2021年1月—12月,材料2-7据实提供。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黄页网看到的,谢谢!